2月3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全市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傳承工作情況匯報,討論《宜昌市創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2023年宜昌市“穩預期、擴內需、促消費”工作方案》《宜昌市貫徹落實省“服務市場主體16條”政策工作方案》,安排部署相關工作。
會議指出,宜昌歷史悠久、文脈悠長、文化厚重,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基礎、有條件。要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揚長補短、強化措施,確保創建一舉成功,為躋身國家級創造有利條件。要強化保護利用,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做好歷史文化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統籌推進規劃、整治、改造等工作,留住歷史文脈,保存城市基因。用好用活現有文化場館、文物古跡,豐富文化服務內容,不斷滿足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文物、古建筑背后蘊藏的思想內涵和經濟價值,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要壓實各方責任,清單化、項目化、責任化抓好推進落實,支持有關縣市區申報創建,凝聚強大工作合力。
會議強調,要保持政策一致性,把“穩預期、擴內需、促消費”相關措施,與疫情期間出臺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結合起來,創造性抓好落實、抓出實效,助推沖刺一季度“開門紅”,確保實現“季季紅”“全年好”。要加強宣傳解讀,持續提高政策知曉率和覆蓋面,及時回應市場主體訴求和社會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要做好后期評估,確保政策“禮包”更接地氣、更有成效,真正送到市場主體的“心坎上”。
會議強調,要對照貫徹落實省“服務市場主體16條”政策工作方案,采取更加精準的支持措施,打出更加有力的政策“組合拳”,推動惠企政策多出早出、免申即享、直達快享,進一步提振信心、激發活力、涵養稅基。要積極對接爭取資金項目,力爭在省級新增設立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供應鏈物流體系建設專項、投資運行獎勵和省級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紓困基金等重大資金中搶占更大份額。要強化協同聯動,持續開展項目資金爭取“比亮曬”行動,以更大力度支持服務市場主體加快發展。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記者高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