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返鄉游子紛紛踏上離家的路,還沉浸在溫馨幸福氛圍里的父母又“變”回了空巢老人,看著熱鬧喧囂的家陷入孤獨冷清……古人有云:相見時難別亦難,每一次團聚后的別離都成為了父母偷偷拭去的淚水與難以割舍的牽掛。這種熱鬧后的孤獨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齊心協力、共同打破。
子女的噓寒問暖要“多”起來。物質上的充裕無法滿足精神上的空缺,雖然無法做到常伴父母身邊,但也要利用節假日“?;丶铱纯?rdquo;,讓父母的日常生活有“盼頭”。同時,要經常與父母保持視頻、電話聯系,緩解父母面對子女節后離家時的情緒落差,讓父母意識到距離無法抹滅子女的愛與關懷。
社區的暖心服務要“準”起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建立老人交際活動的“朋友圈”,鼓勵老年人培養興趣愛好,讓老年人節后能迅速轉變狀態,從看書、寫字、種花、跳舞等活動中豐富自己,繼續保持愉悅的心情。切實加強空巢老人的精準關愛服務,常態化開展上門拜訪、健康義診、政策宣講、衛生清理、心理疏導、親情陪伴等活動,將居家“空巢”變成了充滿關愛的“暖巢”。
政府的配套設施要“跟”上來。加大老年大學和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建設和改造力度,補齊資金和資源短板,配備盡可能完善的活動器材與娛樂設施,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服務需求。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緩解空巢老人生活無人照顧、就醫無人陪伴、精神孤獨寂寥的尷尬窘境。
關愛空巢老人是大勢所趨,打破春節熱鬧后的孤獨不是一時的關心,而是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長久的關懷,讓我們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常態化開展空巢老人關心關愛活動,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不再是難題。
作者:枝江市百里洲鎮人民政府 龍金洲
特別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