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2月2日,宜昌、荊州、荊門三地將同時頒布施行《關于加強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的決定》。這是全省首部關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規性決定,也是率先在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探索跨區域協同立法。
2022年以來,在省人大常委會統籌協調指導下,宜昌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推進,與荊州、荊門、恩施和神農架林區人大常委會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立法加強溝通協調,創新制定區域協同立法項目協商辦法、年度實施辦法,建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聯席會議機制,推動區域協同立法“破題開篇”。五地將建立跨區域協同協商機制,協同編制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聯合構建以神農架國家公園為主體、各級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體,共同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和省級重要濕地,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信息資源共享、預警監測、聯防聯控等領域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共同加強生物多樣性跨區域保護。
“五地聯合開展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立法工作,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創新舉措。”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梅朋森表示,將與兄弟市州相關部門一道,提升區域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記者付江山、通訊員張建華)